海绵城市万亿投资规模 PPP发展模式提供新支点
【】全国已有370多个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预计到2020年海绵城市累计投资将达到1.9万亿元。可见海绵城市未来的投资空间巨大,创新的融资模式已成为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况分析
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发展的自然积累模式,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发挥建筑的影响,道路、绿地、水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吸收雨水,存储和缓慢释放,有效地控制雨水径流。中国是海绵城市建设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先后在30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进行了探索和试点。中国许多试点地区初步实现了“小雨不积水,暴雨不淹水,水不臭,热岛缓解”的目标。
海绵城市未来的投资潜力巨大
海绵城市在未来有着巨大的投资空间。根据前瞻性产业研究所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趋势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和《海绵城市投资战略》的统计数据,海绵城市建设投资约为1亿至1.5亿元/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4月,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已开工建设738公里,投资约400亿元。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占地4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544亿元。全国370个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预计到2020年,海绵城市累计投资将达到1.9万亿元,2030年达到7.6万亿元。
创新融资模式已成为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创新融资模式,利用社会资本建设海绵城市已成为我国海绵城市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近年来,中国西咸新区先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凤溪新区以试点专项补贴资金为基础,加大金融杠杆力度,推进绿色产业金融体系创新,以权益和债权投资建设新区海绵城市。与此同时,丰溪新城与民生银行成立了首个12亿元的绿色海绵开发基金;建设银行设立城镇化建设发展基金60亿元,按1比3的比例,其中海绵项目26.4.2亿元。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共同设立6000万元专项建设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共同为海绵城市建设服务。
相关政策有利于发展
财政部出台相关政策,中央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给予专项补贴。具体补贴金额根据城市规模确定,即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使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以上补贴基数的10%给予奖励。
PPP提供了新的支点
PPP模式的应用领域为准公共服务和纯公共服务,覆盖土壤桥梁、隧道、城市交通、城市供热、供水、供气、地下管道廊、环境治理等13个行业,基本覆盖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在中央政府补贴与海绵城市项目资金需求差距较大的背景下,PPP模式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还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新的支点。
大多数海绵城市都是公用事业,不赚钱,而且投资周期很长,单是政府投资就承受了太多压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既要采取PPP、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等方式,又要把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专项建设基金。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业务,多渠道支持海绵城市建设。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海绵城市的建设,我们应该注意资本回报的创新机制,鼓励试点城市探索协调土地资源的综合回报模式,智能海绵城市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废物利用、城市绿化等环保产业。更多环保及纯水处理设备资讯请关注皙全苏州网。
- 上一篇:工业纯水设备整理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2018/9/26
- 下一篇:第四批次水源地专项督查启动 2018/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