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查出的问题
【】2018年5月30日至6月7日,首批6名中央环保督察员陆续抵达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东、广西、云南、宁夏等省和地区。截至7月7日,检查人员的进入已经完成。
中央环境监察员回顾了大数据
根据生态环境部的官方统计(以下简称“环境部”),在“回望”期间,视察队与140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单独会谈,其中包括51名省级领导和89名省、地级领导。拜访101个省级部门和单位;查阅逾六万九千份资料;在120个地点(城市和联盟)进行沉降监测。
目前,视察队已进入起草视察报告和处理问题案件的阶段,并已安排专人在纠正情况的同时,继续密切关注当地监督。
截至7月7日,视察队共接获45989份市民举报。经过整理和分析,在合并重复报告后,接受了38165份有效报告,并将37090份报告移交给地方当局。当地政府已经处理了28076起由视察队指定的公众报告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China economic weekly)的记者对7月7日的数据进行了梳理,发现:
“回头看”期间,共责令整顿企业22561家,其中广东4364家,江苏3392家,10个省排名第一。已有5709家企业提起诉讼,其中江苏省拥有1401家,是10个省中最大的。罚款总额为5.1062亿元,其中江苏一个省份为23996800元,占罚款总额的近一半。总共有405起案件需要调查,464人被拘留,其中292人被刑事拘留,其中140人因刑事目的而被拘留,最明显的是在广东。约2819人接受采访,其中686人来自云南省。4305人被追究责任,河南省人数为1015人。
一些人质疑,作为经济发达的地区,江苏和广东为什么要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公共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分析了记者的几种可能性。首先,作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其产业规模难以与其他省份相比。其次,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省内产业转移。当该省的环境监管水平不均衡时,这些企业就会对其迁入地造成污染。第三,东部地区的人们有很强的环境意识,可能会在报告和收集证据方面为视察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针对检查人员发现的问题,如“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等。
《中国经济周刊》(China economic weekly)梳理了披露的案例,发现有59家企业、机构或政府部门被点名批评,其中江苏9家排名前10,河南8家、黑龙江省8家。垃圾堆放、污水排放和废气排放是循环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一些省份,一些问题可能更为突出。例如,在江苏省被点名批评的企业中,化工企业约占一半,而在广东省被点名的四家企业中,有三家与水污染直接相关。
正式报告的反模式是什么?
“表面整流”、“假整流”、“敷衍整流”等现象从一开始就是“回望”的焦点。这些现象在典型的官方披露案例中也最为常见。
例如,改善黑水和臭水是广东省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任务之一。清远市在广东省进入黑潮和臭水处理的兰水河,海子大排水坑等四大河流。据当地报道,这四条河流的水质监测均达到要求,公众评价结果为96%。
视察队“回头看”了清远市海子大排坑的管理情况。在现场检查过程中,沿河的居民认为这是一个笑话:“不下雨的时候,还是又黑又臭。”就在去年,当清远创建一个全国健康城市的时候,它感觉好多了。监测数据显示,在本世纪中叶,五洲城市的水呈黑色、发臭,氨氮浓度达到23 mg/l,远远超过严重的黑臭标准。
广东省和清远市自改造工程尚未完成,如何报告去除黑臭?视察小组表示,将进行深入调查,坚决调查“弄虚作假污染控制”和“表面污染控制”问题,依法严肃处理。
一些国有企业也在“回顾”披露中受到批评。
江苏省镇江市丹图茂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源化工”)是一家国有企业,因污染问题多次投诉和调查。环保部称,2011年8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和监察部实施了上市监督办公室。由于企业靠近居民区,当地居民对空气污染反应强烈。2014年以来,丹图区计划将公司迁至化工园区,并承诺在2016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后于今年启动。但是,在检查完成后,当地政府忘记了整改承诺,企业搬迁被推迟。它仍然在同一地方正常生产。
环境部还在通报中指出,作为一家国有企业,茂源化工“本应在环境保护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然而却对污染治理偷工减料,屡次被投诉、处罚,都不为所动”。
而对一些政府部门存在的问题,督察组在批评时也毫不客气。
6月22日,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对广西贵港市开展下沉督察,发现贵港市水泥厂作为市国资委管理的市直企业,将闲置厂房出租给春晨矿业有限公司、富木塑粒厂、致发铝制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在不到60亩的场地上,形成一个废渣、废塑料、废电容等多种固体废物非法处置窝点,现场污染极为严重。
环境部在通报中指出:贵港市国资委只算经济账,不算环境账,有关部门监管不力,长期默许贵港市水泥厂出租国有资产从中获利,只要企业能够获利,其余事项一概不问;督察组发现问题后,贵港市水泥厂匆匆与富木塑粒厂、致发铝制品有限公司终止租赁合同,但对于租用面积最大、租金收益占大头、租期已经结束的春晨矿业之间的租赁关系处理,态度依然暧昧,不愿解除合同。
问题解决彻底、影响范围大……
“回头看”的威力有哪些?
一位环保志愿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某些环境问题一拖就是10多年,屡屡举报,但受理都难,在中央环保督察过程中,这些问题终于不再被视而不见。他直言道,如果某个案例被环境部当作典型通报,“那问题就相当于被解决了”。
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瑞制药”)恶臭扰民是“回头看”期间最早一批被通报的案例,15年来,群众对这一问题投诉不断,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督察组查实问题并公开曝光,对当地产生极大震动。
6月22日,泰瑞制药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为了满足广大居民对优美生活环境的需要,同时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我公司决定全面停产,实施搬迁计划。”
除了解决问题的彻底程度,“回头看”的威力还体现在影响范围上。
记者发现,虽然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进驻的省份共10个,但影响却是全国性的。
四川并不在此次“回头看”名单内,但四川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5月28日起,分4组分别进驻成都、绵阳、达州、广安4市开展省一级的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主要针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移交信访问题办理情况和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和强化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情况,以及市、县(市、区)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等开展督察。最终在8月完成对全省21个市(州)的全覆盖,为下半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做准备。
湖南也不在“回头看”10个省份之内,但湖南岳阳日前根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和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关注的重点内容,制定了一套整改清单。在清单任务的整治时间上,一般都要求在今年8月31日前完成,对标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
不少关注环保的人士表示,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不能替代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但持续不断的“回头看”及类似督察活动的开展,本身就是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袁卫星认为,许多具体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要依靠技术,包括“回头看”中发现的问题,但技术与政策需要两条腿走路。作为新能源及节能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他提到,“回头看”会增强地方和企业的成本意识。企业和地方政府会逐渐意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环境为代价,保护环境就是在减少环境成本的支出,这也可以倒逼地方的产业、技术升级。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北京代表处总监付璐认为,“回头看”给了地方政府一个明确的信号,即环保督察不是一时性的,从而给地方持续不断的压力。“但是中央环保督察本身也要耗费大量人力,从长远看,中央和地方都人手有限,我们认为还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建立长效机制:首先,立法要有足够的震慑力。其次,执法要严格,一是抽查,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做到时时检查,但一旦抽查出问题,就要惩戒到位;二是技术应用,比如机动车排放的实时检测技术等,可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最后是政府一直提倡的全民共治,包括‘回头看’在内的每一次环保督察也都要依靠民众的举报。”
马军认为,对于典型案例大量、及时、详尽的通报,是本次“回头看”的亮点之一。他说,督察组下到基层,把问题查得很实,更能引起地方的重视,也提醒其他企业不要犯错。另一个亮点是“回头看”不仅督企,也重视督政。“这能从更深层次上解决问题。比如‘一刀切’现象,看似只是懒政,实际是地方官员为了保住乌纱帽。‘回头看’期间,督察组注意到地方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并多次约谈。”
在建设长效机制方面,马军认为,除了要给地方压力、震慑力,未来还要思考如何迈向有效的属地管理。“很多地方被问责时,有人提出,感觉地方环保部门经常为地方政府背锅,因为很多问题是地方政府或其他部门造成的,比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所以未来也要给地方环保部门更多支持,让地方政府更加主动地承担责任。” 纯水设备,, , ,。
- 上一篇:皙全纯水设备专家解析造纸行业废水处理工艺 2018/8/1
- 下一篇:生态环境部:黑臭水体治理“不获全胜不收兵” 2018/7/31